覃俊:未来冷链物流是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集合体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行业特别是冷库企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消费品和市场主体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冷链物流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冷链物流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冷链行业最近几年迅速的崛起,从原来的几百万吨体量冷库,已经发展到到现在的总体量超过8000万吨,冷藏车总数量28万辆左右,最近几年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多各路资本的入局,冷链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的5-10年。
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夯实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基础,加快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冷链产品国内国际流向流量,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推进干支线物流和两端配送协同运作,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冷链行业面临哪些机会也是挑战,企业该如何面对,您的建议是?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疫情的防控和物资的保障都是大问题,关键时候领导层的统筹管控协调机制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线很多都是执行层面,比如说这次的上海疫情,暴露出来很多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定时间逐步完善。
作为冷链行业,在疫情形势下的确带来不少的机遇:
首先生鲜电商行业疫情下,上海的盒马、叮咚买菜、京东等等,基本天天都是开启抢单模式,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作为一个几千万城市的,消费是个巨大的网络,当绝大部分人们都封闭管理起来以后,线上买东西就成为一种最好的途径和消费方式,直接导致几大电商平台流量直接翻好几番。这是直接机遇。
同时随着进口冻品体量越来越大,港口的冷库需求随之增加,例如优合、新协航、中远海运等体量逐年增加,同时像马士基这样的国际海运巨头也开始布局港口冷链,未来大宗进口贸易市场,将会集约化发展,大型集团化企业会整合一些小型企业。
您认为链库能为现在和未来整个冷链行业带来什么价值?竞争力在哪里?
冷链行业是一个链条发展模型,因为涉及冷链产业的企业非常非常的多,包括、食品、农产品、产地、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以及冻品、农批、仓储、配送、再到末端的商超、餐饮等等,还有不计其数为这个链条提供服务的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设施设备供应商,所以针对冷链行业是个非常大的命题。
行业的发展首先要来源于行业的需求。
随着冷链行业这么年的快速发展,冷库规模已经具备一定体量,相关的产业链也基本成型。
一方面近几年越来越多非冷链的玩家入局,和各路资本入局冷链,目前的冷链现状是一个快速爆发式增长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优秀技术、和资金做铺垫,最关键的是目前缺乏一个专业性、系统的集约化平台,整合行业资源,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客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链库孕育而生。
链库首先整合了目前全国16000多个冷库资源,可以为冷库各个环节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冷库前期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投资测算、项目工程管理等等,以及后期冷库租库、找库、车辆物流服务、冷库运营管理、冷库运维服务等等。
前几年我们都看到了阿里巴巴平台的飞速增长和发展,他们抓住了一个机遇-电商机遇。普通电商目前已经是以淘宝、京东为2大阵营,反观冷链行业目前没有一个专业系统的平台,这正是链库的发展机遇,行业未来的发展是需要不断的整合和优化资源。整合行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资源。
链库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家冷链互联网平台。
公司业务规模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发展规划?
作为任何一个发展性企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在任何形势下发展一个企业,都是有机遇的。前提是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再集中火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全面发展。
未来5年一定是冷链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随着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将迎来无限的市场商机,冷链产业是一块大的蛋糕,在冷链行业中扮演什么角色,提前布局找准赛道,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蛋糕。
作为链库,未来的定位应当以服务为核心,整合上下游资源的同时,尽可能的打通冷链产业链各个环节,为冷链行业的各种类型客户提供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
您在个人立场下,对于冷链行业未来有什么寄托?
未来冷链行业,会以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为聚焦点,就目前而言国内冷链行业的科技信息技术水平还非常落后,大部分以人工为主。伴随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未来冷链行业一定会不断的有新科技、新产品运用在冷链行业的不同场景。